新2足球贴士网(www.hgbbs.vip):白宫不满美石油巨头获取创纪录利润
,新2足球贴士网(www.hgbbs.vip)是国内最权威的足球赛事报道、预测平台。免费提供赛事直播,免费足球贴士,免费足球推介,免费专家贴士,免费足球推荐,最专业的足球心水网。
参考消息网2月2日报道 据路透社华盛顿1月31日报道,美国白宫当日对埃克森美孚公司2022年创纪录的560亿美元净利润表示愤怒。这不仅创下该公司历史新高,也创下整个西方石油行业历史新高。
报道称,由于油价高企和需求飙升,预计石油巨头们将打破各自的年度净利润纪录,使它们的2022年净利润总和达到近2000亿美元。
报道指出,如此规模的净利润让石油行业再次遭到批评,并引发要求更多国家对这些公司征收暴利所得税的呼声。
白宫的一份声明说,由于美国人在加油站支付了创纪录的高价,埃克森美孚公司的利润率尤其惊人。白宫批评众议院共和党人试图推动旨在支持石油行业的政策。
白宫说:“最新的业绩报告表明,石油公司具备增产所需要的一切条件,包括创纪录的利润和数以千计未使用但获批准的许可证,但它们转而选择用这些利润塞满高管和股东的腰包。而与此同时,众议院共和党人制造一个又一个借口,以保护它们免于被问责。”
报道称,在过去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美国总统拜登猛烈抨击石油公司和炼油公司在汽油价格飙升之际赚取暴利。根据路透社记者看到的一封信件副本,拜登去年6月致信各大炼油公司高管,抱怨他们削减产量以提高利润。
参考消息网2月2日报道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1月31日报道,在对中国初创公司的投资需求整体降温之际,一些投资中国的国际私募股权公司仍在选择以人民币作为计价币种来募集新基金。
报道称,过去一年,受中美关系紧张、美国利率上升以及中国加强互联网行业监管等因素影响,对专注中国市场基金的投资兴趣减弱。根据普雷钦研究公司的数据,2022年,专注于中国的私募股权基金募集的美元资金锐减逾80%,降至略低于230亿美元,创2010年以来最低水平。
而人民币计价基金的情况要好得多。私募股权投资数据提供商清科的数据显示,2022年人民币基金的募资额折合约4550亿美元,仅较前一年减少约4%。
报道称,去年,总部位于美国的私募股权投资公司路威凯腾发表声明称,计划为旗下首只人民币基金募资20亿元人民币。目前该基金已完成首次关账。自2020年以来,英国施罗德旗下专注于私募资产的子公司施罗德资本已推出4只人民币计价母基金,管理资金约30亿元人民币。
知情人士透露,至少还有两家跨国资产管理公司正为各自旗下首只人民币基金筹款,其中一家是专注于消费领域的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另一家是私募信贷基金。
参考消息网2月2日报道 据法新社1月31日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周一说,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计将高于预期,提高之前的预测是因为消费和投资意外强劲,中国调整优化防疫政策提供了推动力。
IMF在其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称,预计今年世界经济将增长2.9%。
报告中说,中国放宽限制措施为比预期更快的复苏铺平了道路。
IMF警告说,今年增长放缓是由发达经济体造成的。预计2023年美国的经济增长将降至1.4%,欧元区的增长将降至0.7%,而英国经济将出现收缩。
另据法国《回声报》网站1月31日报道,中国正在复苏,而且比预期的要快。最新数据显示,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1月份就开始恢复增长。
中国国家统计局宣布,1月份反映工业健康状况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而上月为47%。这个指数高于50%意味着生产处于增长阶段。在工业部门之外,得益于农历新年假期对消费和旅游业的季节性推动,反弹更为明显,包括服务业在内的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从去年12月的41.6%跃升至54.4%。
报道说,疫情比预期更快地消退,让工厂得以恢复生产、商家迎来了新客户。凯投国际宏观经济咨询公司分析师表示:“更多的买家回到街头,刺激了服务业的活动,而劳动力短缺的缓解支撑了该行业。”
参考消息网2月2日报道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2月2日报道,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美联储)当地时间2月1日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25个基点到4.5%至4.75%之间,符合市场普遍预期。这是美联储自去年3月以来连续第八次加息。
报道指出,美联储当天发表的声明将“通胀仍然居高不下”的措辞改为“通胀有所缓和,但仍处于高位”,同时重申高度关注通胀风险,预计还将继续上调利率。
声明称,最近的指标表明美国的支出和生产温和增长,就业增长势头强劲,失业率保持在低位。通胀有所缓和,但仍处于高位。俄乌局势加剧了全球不确定性。美联储高度关注通胀风险。为支持实现充分就业和2%较长期通胀率的目标,美联储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到4.5%至4.75%之间,并预期这种持续上调将是合适的,以形成足够限制性的货币政策立场。此外,美联储将继续缩减资产负债表规模。
据报道,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会后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历史强烈警告不要过早放松政策。美联储关注的重点不是短期走势,而是更广泛金融状况的持续变化。目前的判断是,美联储还没有采取足够严格的政策立场,所以说预计持续加息将是合适的。
参考消息网2月1日报道(文/陈锐 舒梦)岁末总结,年初预测。新年刚过去一个月,日本经济界就出现一个惊人预测,令市场人士甚至普通民众大吃一惊:2023年日本国内生产总值(GDP)可能会被德国反超,沦为老四。
日本第一生命经济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熊野英生的这一报告性预测似乎又给人以“日本沉没”般的冲击感。之所以采用“被反超”一词,背景应该是1968年日本超过西德,GDP跃居世界第二位;在2010年被中国超越之前,日本一直保持着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地位。习惯“世界第二”长达40余年后,被中国取代之时,当年也令日本许多人极为错愕不适。但十几年过去了,日本似乎也渐渐习惯接受了世界第三的地位,但50多年来一直在德国之上的日本,若是又突然被德国反超,很可能会从之前好不容易的一个习惯突然走向另一个不习惯。
不过,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未来预测,至2027年,日本的GDP依然是在第三位的。但日元从去年年初开始贬值,导致了日本名义GDP的下降。由于日元贬值(虽然近期有些小反弹),以美元计算的GDP大幅下降,因此不排除2023年经济规模被德国反超的可能。熊野英生认为,根据IMF的推算,2023年美元兑日元的汇率约为129.34日元(年平均),如果美元兑日元汇率达到137.06日元,以美元计算的日本的GDP就会被德国反超。从2022年的大约115-151之间的日元汇率波动范围来看,美元兑日元的汇率最高达1美元兑151日元,今年日元平均汇率跌至137.06日元是概率不低的事情(目前日元汇率在1美元对130日元附近小幅波动)。
参考消息网2月1日报道 据韩联社2月1日报道,韩国芯片巨头SK海力士1日发布的初步核实数据显示,公司去年全年营业利润同比减少43.5%,为7.0066万亿韩元(约合383.8亿元人民币);销售额同比增加3.8%,为44.6481万亿韩元;净利润同比下滑74.6%,为2.4389万亿韩元。
单看去年第四季度,营业亏损达1.7012万亿韩元,这是SK海力士单季业绩自2012年第三季度以来,时隔10年首次亏损,原因是电脑和智能手机的需求低迷导致存储芯片需求随之减少,以及芯片价格大幅下滑。
参考消息网2月1日报道 据多家外媒报道,中国1月份制造业PMI重回扩张区间,新年经济活动迅速升温。
据彭博新闻社网站1月31日报道,中国在重新开放以及春节假期刺激旅行和消费情况下,制造业和服务业1月份出现4个月来首次扩张。
国家统计局1月31日称,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从2022年12月的47%升至50.1%,与经济学家的估计相符。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该指数衡量服务业和建筑业的活动——从41.6%升至54.4%,高于本社调查的经济学家的预测值——52%。
报道称,春节期间,经济活动通常会放缓。因为春节期间企业关门,人们回到家乡与家人团聚。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0%,比上月上升14.6个百分点。这表明,在三年来经历了严格的出行限制后,居民在假期更愿意出行和花钱了。
报道称,国家统计局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说,综合PMI产出指数升至扩张区间表明“企业生产经营景气水平有所回升”。
他说:“1月份反映市场需求不足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仍然较多,市场需求不足仍是当前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首要问题,我国经济恢复发展基础需进一步巩固。”
参考消息网2月1日报道 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1月31日报道,美国调查公司IDC在1月2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比2021年下降13.2%,降至2.86亿部,为10年来首次低于3亿部。在市场持续饱和的背景下,新冠疫情导致的消费意愿下降造成进一步的打击。
IDC的数据显示,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在达到顶峰的2016年曾高达4.7亿部。与当时相比,如今市场萎缩了约四成。虽然在2021年实现小幅增长,但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最近数年维持下滑态势,需求低迷日趋明显。
参考消息网2月1日报道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月31日报道,由于中国全面重新开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已将其对中国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预测上调至5.2%。由于通胀和俄乌冲突的持续影响,预计更广泛的全球经济将放缓,中国这种增长有望产生重大影响。
例如,根据IMF周二发布的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美国和印度的经济同比增长率将分别降至1.4%和6.1%,低于去年的2%和6.8%。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去年的经济增长率为3%。
IMF首席经济学家皮埃尔-奥利维耶·古兰沙说:“去年中国的限制措施和新冠疫情抑制了经济活动。由于经济重新开放,我们认为随着经济活动和流动性的恢复,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率将回升至5.2%。”
报告指出,在中国严格应对疫情期间积累的需求可能推动中国经济出现更强劲的反弹。
另据路透社1月31日报道,随着美国和欧洲的需求超预期反弹、能源价格趋于缓和,以及中国经济重新开放,IMF周二略微上调了2023年全球增长预期。
IMF说,全球经济增速仍将从2022年的3.4%降至2023年的2.9%,但在其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预测的这一数字比去年10月预测的2.7%增速有所提高。
参考消息网2月1日报道 据德国《经济周刊》网站1月30日报道,欧盟委员会打算到2030年为投资绿色转型筹措超3800亿欧元(约合4220亿美元),重点是加强氢的制造。这是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计划于周三公布的一项草案的内容。本刊目前已获得这份长达18页的文件。文件表示,欧盟将筹措与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大致相同的公共支持资金,对抗美国的这一补贴方案。
然而,这笔资金不是欧盟委员保罗·真蒂洛尼此前要求的新资金,主体还是新冠复苏基金中为绿色转型规划的2500亿欧元。迄今为止,欧盟委员会估计到2030年光是投资太阳能、风能、电力、热泵和氢能就需要1700亿欧元,另外还有投资绿色能源基础设施的费用没有计算在内,例如风力和氢能输送网络。
欧盟委员会计划在2023年秋季开始第一波竞拍,以此支持绿氢的生产。竞拍的赢家将在10年内通过生产绿氢获得固定额度的资金支持。文件写道:“这和《通胀削减法案》的税务减免具有相同效果。”此轮竞拍涉及资金预计为8亿欧元,其他竞拍也将跟进。
对于共同举债来为绿色投资筹措资金的问题,欧盟委员会尚未表态。但是,欧盟委员会计划在夏季之前提交一项有关欧洲主权基金的议案。
参考消息网2月1日报道 据共同社1月31日报道,日本帝国数据库当天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今年截至4月预计有超过1万种食品涨价。去年是7月时涨价逾万种,今年则提前3个月。因原材料费和物流费上涨,今年截至4月的涨价种类是去年1月至4月的实际涨价种类(5573种)的约两倍。今年2月,冷冻食品和水产加工品等5463种食品计划涨价,继去年10月之后“再迎高峰”。
调查显示,今年已涨价或计划涨价的食品有12054种。平均涨幅为16%,预计比去年的实际涨幅上升3个百分点。
参考消息网2月1日报道 据美联社1月31日报道,埃克森美孚公司2022年实现了创纪录的年度利润。与此同时,美国人正在艰难应对高昂的汽油、家庭供暖和消费品价格。
去年第四季度,这家石油巨头实现利润127.5亿美元,全年利润达到557亿美元,超过其在2008年创下的452.2亿美元的年利润纪录,而当时每桶石油价格飙升至近150美元。
去年第四季度,这家总部设在得克萨斯州欧文市的公司营收达到954.3亿美元。
该公司称,需求回升和能源供应紧张,推动其利润上升。
去年第四季度,美国基准原油价格在每桶70至90美元之间。(编译/刘白云)
参考消息网2月1日报道 据法新社德国法兰克福1月30日报道,1月30日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尽管能源危机缓解的可能性增大,但由于乌克兰战争的影响,德国经济在2022年年底意外出现萎缩。
德国联邦统计局的初步数据显示,去年10月至12月,这个欧洲最大经济体比上一季度收缩了0.2%。
金融数据公司慧甚公司的分析师此前一直预计经济增长率为零。
联邦统计局说,德国经济2022年全年增长1.8%,比早先的1.9%略有下调。
联邦统计局在一份声明中说:“前三季度,尽管形势艰难,但德国经济表现良好,2022年第四季度的经济表现略有下降。”
报告说,2022年前三个季度支撑经济的消费支出在最后三个月下滑。
巴登-符滕堡州银行的经济学家延斯-奥利弗·尼克拉施说,第四季度的数据“至少增大了发生短期衰退的可能性”。
他还说,这“符合我们对2023年的预测,也就是全年经济产出将下降0.5%”。
俄罗斯出兵乌克兰以及随后采取的大幅削减关键天然气供应的举措在这个欧洲工业强国引发了能源危机,并且导致粮食和能源成本飙升。
不过,尽管预计2022年年底的增长将受到沉重打击,但德国经济似乎比预期更顺利地挺过了这场危机。
网友评论